“中国芯”无疑成为2018年一大热词,在持续碰撞、摩擦、反思中,包括蛋鸡在内的家禽产业及中国诸多产业,逐渐在思考自身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机遇与考验。经过资本运作和技术创新,国外蛋鸡育种与肉鸡育种巨头逐步被整合且呈现集团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经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10年建设和育种企业及多方合作创新驱动,在蛋鸡种业“中国芯”领域交出了令人欣喜和自豪的答卷,而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峪口禽业”)取得的成果尤为显著。
作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家禽种业核心企业,峪口禽业经过40年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进步是基于合理的经营模式、良好的平台建设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将发展种业视为企业最具核心的战略定位。
孙皓研究员、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执行会长、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国际家禽》:您如何看待体系10年的建设与中国蛋鸡产业发展?
孙皓:我觉得,体系10年建设最大的成功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从相识、相知走向相融,开创了产学研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通过体系这一平台,科学家走到了产业中,产业连接上了科学家,产业问题找到了精准解决的出路。比如,涉及品种、疾病、营养、环境控制、蛋品加工等问题,均有相应领域的科学家与相关的企业家以及研发团队来共同探讨解决。
第二大成功,体系成立是一大体制创新。经过10年建设,现已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大主体协同创新的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并推动企业进步,各个领域不但产出一批批创新成果,而且培育出一批批创新团队。